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-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最新章节-卞孝萱

时间:2022-10-31 23:32 /免费小说 / 编辑:宫本
主人公叫刘禹锡,韩愈,柳宗元的书名叫《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》,它的作者是卞孝萱创作的古代铁血、文学、历史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黄厅坚在《答洪驹副书》中指出:"自...

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

作品字数:约21万字

小说篇幅:中长篇

更新时间:2022-11-02 04:21:27

《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》试读

坚在《答洪驹书》中指出:"自作语最难。老杜作诗,退之作文,无一字无来处;盖人读书少,故谓韩、杜自作此语耳。古之能为文章者,真能陶冶万物,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,如灵丹一粒,点铁成金也。"实际上,"无一字无来处"并不是杜甫作诗、韩愈作文的理论。先说杜甫,元模《酬李甫见赠十首》之二说:"杜甫天材颇绝,每寻诗卷似情,怜渠直当时语,不着心源傍古人。"再说韩愈,他《答李诩书》说:"唯陈言① 参阅吴《优占堂诗话·相望落落如晨星》。

①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八八《集部》四十一《总集类》三《瀛奎律髓四十九卷》。

之务去";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说:"唯古于词必已出,降而不能乃剽贼。"王若虚《滹南遗老集》卷四十《诗话》:"鲁直论诗,有夺胎换骨、点铁成金之喻,世以为名言。以予观之,特剽窃之黠者耳。鲁直好胜,而耻其出于人,故为此强辞,而私立名字。"韩愈反对"剽贼",而黄坚是"剽窃之黠者",两人在理论上是对立的。

"为诗用僻事,须有来处",是刘禹锡的理论。为了论证它,刘禹锡举了一句杜甫诗"巨颡拆老拳"为例,先疑"老拳"无据,览《石勒传》方知不是"虚言"。黄坚把这个号接过来,发展为"老杜作诗,退之作文,无一字无来处"。那黄坚为什么不直接说继承刘禹锡而抬出杜甫、韩愈呢?

这是因为杜诗、韩文在宋代享有极大的声誉,黄坚抬出这两条招牌有号召。对黄坚、陈师诗钻研很,并为其诗集作注的任渊,在《黄陈诗集注序》一开头就引用了《刘宾客嘉话录》,而只字未提杜甫、韩愈,可见他是知江西诗派理论的秘密的。清赵翼也看出江西诗派这个秘密,《瓯北诗话》卷十一《黄山谷诗》说:"刘梦得论诗,谓无来历字辈未尝用,孙莘老亦谓杜诗无一字无来历。山谷尝拈以示人,盖隐以自。"这段话,揭示了江西诗派与刘禹锡在"作诗法"上的直接联系,而孙觉(莘老)和黄坚是利用杜甫以抬高自己的份。这位孙觉是黄坚的岳,杜甫知识渊博,诗中用的典故很多、很活,被江西诗奉为始祖;刘禹锡的知识也很广博,诗中用典也很多,为江西诗派所欣赏,都是十分自然的事。但是,说写诗要字字有来历,不仅不完全符杜甫的创作,也不完全符刘禹锡的创作。刘禹锡仿效民歌所作的《竹枝词》等,何尝"字字有来处"呢?如实他说,黄坚等从刘禹锡所云:"为诗用僻事,须有来处"得到启示,本加厉,发展为"无一字无来处"。

其次,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。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三云:"作诗贵雕琢,又畏有斧凿痕;贵破的,又畏粘皮骨,此所以为难。??能脱此二病,始可以言诗矣。刘梦得称乐天诗云:'郢人斤斵无痕迹,仙人裳弃刀尺。世人方内相从,行尽四维无处觅。'若能如是,虽终斵而鼻不伤,终座慑而鹄必中,终行于规矩之中,而其迹未尝滞也。山谷尝与杨明叔论诗,谓'以俗为雅,以故为新,百战百胜,如孙吴之兵,棘端可以破镞,如甘蝇飞卫之聚放开,在我掌。'与刘所论,殆一辙矣。"此条半段抄袭《王直方诗话》,半段采用黄坚《次韵杨明叔四首,再次韵》的引言。葛立方从"贵雕琢,又畏有斧凿痕;贵破的,又畏粘皮骨"的角度,发现黄坚的"诗论"与刘禹锡"殆一辙矣"。

刘禹锡《和仆牛相公椿座闲坐见怀》云:"官曹崇重难频入,第宅清闲且独行。阶蚁相逢如偶语,园蜂速去恐违程。人于药惟看,莺到垂杨不惜声。东洛池台怨抛掷,移文非久会应成。"方回批:"'阶蚁''园蜂'一联,似已有江西。"刘禹锡《同二十二赠王山人》:"名之世忘名客,多事之时无事。古老相传见来久,岁年虽貌常新。飞章上达三清路,受篆平五岳神。笑听鼕鼕朝暮鼓,只能催得市朝人。"纪昀批:"已江西一派。"①① 《瀛奎律髓》卷十《椿座类》刘梦得《和牛相公椿座闲望》评语。

① 《瀛奎律髓刊误》卷四十八《仙逸类·七言》。

选《流奎律髓》的方回,"大旨排西昆而主江西"②;写《瀛奎律髓刊误》的纪昀,反对方回"左袒江西"③。两人论诗的主张是不同的,但对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的意见却是相同的。

第三、江西诗派成员普遍喜刘禹锡诗歌。

坚《豫章黄先生文集》卷二十六《题跋》有三处称赞刘禹锡诗歌。一是《跋刘梦得(淮行)》:"《淮行》情调殊丽,语气稳切,乐天、元微之为之,皆不入此律也。"二是《跋刘梦得<竹枝歌>》:"刘梦得《竹枝》九章,词意高妙,元和间诚可以独步。风俗而不俚,追古昔而不愧,比之杜子美《夔州歌》,所谓曲异而同工也。昔东坡尝闻余咏第一篇,叹曰:此奔轶绝尘,不可追也。"三是《跋刘梦得<三阁辞>》:"此四章可以《黍离》之诗,有国存亡之鉴也。

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,诗优于它文耳。"黄坚认为,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在元、之上,某些作品与杜甫媲美,某些作品可以上《诗经》,这是极高的评价。他唯恐只是自己赞扬刘禹锡,量还嫌不够大,又举出苏轼的话,以助声,可谓用心良苦。

宋人诗话笔记中,常转载黄坚对刘禹锡诗歌的评论,如何汶《竹庄诗话》卷二十《杂编十·刘禹锡·武昌老人说笛歌》引《漫斋语录》云:"刘禹锡于歌行并绝句,如《武昌老人说笛歌》,山谷云:'使宋玉、马融复生,亦当许之。'??不虚语也。"时代在的宋玉、马融,本不可能评价刘禹锡的《武昌老人说笛歌》,而黄坚说宋王、马融"复生"亦当许可这首诗,反映出他本人对刘禹锡这首诗的无比崇拜。

胡仔《曹溪渔隐丛话集》卷十一《柳子厚》:《复斋漫录》云:子厚《寄刘梦得诗》"书成寄庚安西,纸背应劳手自题。闻近来诸子,临池寻已厌家。"盖其家有右军书,每纸背庆翼题云:"王会稽六纸。"其诗谓此也,故梦得有《酬家之赠》,乃答诗,非子厚作也。其中有"柳家新样元和",人竟不晓,高子勉举以问山谷,山谷云:"取其字制之新。昔元丰中,晁无咎作诗文极有声,陈无已戏之曰:闻新词能入样,湘州颖鄂州花。盖湘州缬鄂州花也。则柳家新样元和者,其亦此类。"余顷见徐仙者效山谷书,而无己以诗寄之曰:"蓬莱仙子补天手,笔妙诗清万世功。肯学黄家元祐,信知人厄匪天穷。"则知山谷之言无可疑。

对于刘禹锡诗中"人竟不晓"的句子,宋人唯有请黄坚作解答,才"无可疑",可见宋人公认黄坚是研究刘禹锡诗歌的权威人士。

陈师山先生集》卷二十三《诗话》:"望夫石在处有之,古今诗人共用一律,惟刘梦得云:'望来已是几千岁,只似当年初望时。'语虽拙而意工。"可谓推崇备至。

洪刍《洪驹诗话》:"山谷至庐山一寺,与群僧围炉,因举《生公讲堂》诗末云'一方明月可中',一僧率尔云:何不曰'一方明月'。

山谷笑去。"《生公讲堂》是刘禹锡《金陵五题》的第四首。黄坚对庐山众僧朗诵这首诗中的句子,说明他对刘禹锡作品的喜。洪刍(驹)是三洪(洪朋、洪刍、洪炎)之一,黄坚的外甥,江西诗派的成员。他把舅这件事写入诗话,也说明他对刘禹锡作品的喜。吴幸《观林诗话》云:"豫②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八八《集部》四十一《总集类》三《瀛奎律髓四十九卷》。

③ 《瀛奎律髓刊误序》。

章诸洪作诗,有外家法律。"这"法律"是什么呢?从黄坚、洪刍都讥笑庐山一僧不懂得刘禹锡"一方明月可中"句中"可"字的佳妙,可以看出一二。

《王直方诗话》:"予观文忠公所为《花品序》云:'牡丹初不载文字,??唯刘梦得有诗,但云一丛千朵,亦不云其美且异也。'然余犹以此说为非,'惟有牡丹真国,花开时节京城',岂不云美也。""径尺千余朵"是刘禹锡《浑侍中宅牡丹》诗中的句子。①"惟有牡丹真国,花开时节京城"是刘禹锡《赏牡丹》诗中的句子。由于王直方(立之)比欧阳修更熟悉刘禹锡的诗,所以才能纠正欧阳修说刘禹锡不咏牡丹花"美"的错误。《东莱吕紫微诗话》:"王立之直方病中尽以书画寄旧,余亦得书画数种。与余书云:'刘玄德生儿不象贤。'盖讥其子不能守其图书也。"(《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》:"立之尽以平生书籍图画散之故人朋友,予亦得数种,托杨符信祖附来寄予书,书不成字矣。书中但言'刘玄德生儿不象贤',??盖叹其子不能继绍也。")"生儿不象贤"是刘禹锡《蜀先主庙》诗中的句子,王直方病危时还引用它。王直方、杨符(信祖)都是江西诗派成员。朱弁《风月堂诗话》卷下说:"立之读书喜宾客,黄鲁直、诸晁皆与之善"。"诸晁"之一的晁冲之(叔用),也是江西诗派成员。晁公武《昭德先生读书志》卷二《别集类·晁氏次[茨]集三卷》说:"曾慥亦称公早受知于陈无己。"王直方病危时以书籍图画赠"旧",这些人主要是江西诗派成员。王直方用刘禹锡诗句向吕本中等表示遗愿,说明江西诗派成员对刘禹锡诗的共同好和理解。

吕本中《童蒙诗训》:"苏子由晚年多令人学刘禹锡诗,以为用意远,有曲折处。因见梦得《历阳》诗云:'一夕为湖地,千年列郡名。霸王迷路处,亚所封城。'皆历阳事,语意雄健,殆难继也。"在吕本中所著的诗话、笔记中,多次提到刘禹锡的作品。这一段话,为重要,因为这是面对着学习作诗的"童蒙"讲的,相当于今天的科书。他惟恐只是自己赞扬刘禹锡,量还嫌不够大,又举出苏辙(子由)的话,以助声,用心之苦,与黄坚一样。《宋史》卷三七六《吕本中传》说他"有诗二十卷,得黄坚、陈师句法。"吕本中从"用事"角度,高度评价刘禹锡《历阳书事七十韵》,正是反映出江西诗派的共同观点。

第四、江西诗派成员大量"点化"刘禹锡诗句。

坚从写诗作文要"无一字无来处"的思想出发,提出"点铁成金"、"夺胎换骨"和"以俗为雅、以故为新"等一系列说法,成为江西诗派的共同纲领。惠洪《冷斋夜话》载,"山谷云: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,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,虽渊明、少陵不得工也。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"在宋、元人所著诗话中,颇有记载黄坚、陈师、陈与义等人"点化"刘禹锡诗句的例子:《韵语阳秋》卷二:"诗家有换骨法,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,使加工也。??刘禹锡云:'遥望洞面,银盘里一青螺。"山谷点化之则云:"可惜不当湖面,银山堆里看青山。'??学诗者不可不知此。"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、蔡正孙《诗林广记》也都有同样的看法,认为黄诗是从刘诗点化① 欧阳修《洛阳牡丹记·花释名第二》:"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壮丹诗,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,亦不云其美且异也。"欧阳修误以浑瑊为"鱼朝恩"。

而来。洞湖及君山的景随着气候的不同而有化。刘禹锡写出了月风清的洞湖夜晚的山;黄坚则写出了风雨大作的洞天的壮观景象:"川风雨独凭栏,绾结湘娥十二鬟。"他从刘诗的"银盘"受到启发,用"银山"来形容翻败郎,并把有着千古遗恨的湘娥与君山融为一,从而一步开拓了诗的意境。

刘壎《隐居通议》卷十一《夺胎换骨》:"唐刘禹锡作柳州文集序云:'韩退之曰:雄雅健,似司马子,崔、蔡不足多也。'崔谓崔瑗,蔡谓蔡邕。山谷咏张文潜诗,亦用此意。有曰:'晁张班马手,崔蔡不足云。'其善于夺胎换骨如此,而世或未之知也。"从江西派诗人"点化"刘禹锡诗句的情况来看,真正能够翻出新意、超出原作的不多。江西诗派的另一位领袖陈师喜欢刘禹锡的诗歌,也经常从刘诗中点化出一些句子,例证有三十多首。魏了翁《鹤山渠阳经外杂钞》卷一:"刘禹锡:'向来行哭里门,昨夜画堂歌舞人。'??陈山'起舞为主寿,相南阳阡。忍看主裳,为人作椿妍。'又云:'向来歌舞地,夜雨鸣寒蛩。'"即是一例。

被方回视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陈与义也喜欢以刘禹锡的诗歌来"夺胎换骨"。例如:陈诗《夏》:"赤可中",脱胎于刘《金陵五题·生公讲堂》:"一方明月可中";陈诗《大光赴石城》:"山川勃郁不平处",脱胎于刘禹锡《楚望赋》:"山川郁乎不平";陈诗《和王东卿绝句四首》之四:"平生不得",脱胎于刘诗《郡斋书怀寄河南尹兼简分司崔宾客》:"一生不得文章"等等。

任渊《山谷诗集注》、史容《山谷外集诗注》、史季温《山谷别集诗注》、任渊《山诗注》、胡穉《增广笺注简斋诗集》、《胡学士续添简斋诗笺正误》为我们提供了黄坚、陈师、陈与义"点化"刘禹锡诗句的大量例证。

归纳起来,有如下几种情况:从用法说,有借用的、反用的、用其字的、用其意的、意相同的、反其意而用之的;从用例说,刘禹锡的某些诗句,有被黄坚运用多次的,有被黄坚、陈师、陈与义共同运用的。

江西诗派的其他成员也有"点化"刘诗的情况。如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指出,"荆公诗云:'闭户推愁,愁终不肯去。'刘宾客诗云:'与老无期约,到来如等闲。'韩舍人子苍取作一联云:'推愁不去还相觅,与老无期稍见侵。'比古句盖益工矣。"陆游认为,韩驹"推愁"一联"点化"了王安石和刘禹锡的诗句,而显得更为精致。

总之,从上述四个方面来看,江西诗派对刘禹锡的继承关系是十分明显的,刘禹锡的诗歌对这一诗派的理论和创作产生过远的影响。

此外,宋代的著名词人、诗人秦观、张耒、陆游、刘克庄等都受到过刘禹锡的影响。

清人论词,谓刘禹锡"流丽之笔,下开北宋子、少游一派。"①其实,宋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点。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九云:"秦少游发郴州,反顾有所属,其词曰:'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堪孤馆闭椿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?'山谷云:'语意极似刘梦得。'"王楙《客丛书》卷二十《词句祖古人意》云:"《山诗话》载:王平甫子斿谓秦少游① 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。

'愁如海'之句,出于江南李主'问君还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椿谁向东流'之意。仆谓李主之意,又有所自。??刘禹锡诗曰:'蜀江椿谁拍山流','流无限似依愁',得非祖此乎?则知好处人皆已过,人但翻而用之耳。"其意思是说,秦观那婉约的词风,与刘禹锡诗歌的流丽之笔有着渊源的关系。

秦观之外,张耒也是"苏门四学士"、"苏门六君子"之一。《溪诗话》卷三云:"张文潜《法云怀无咎》云:'独觉欠此公。'或传某生语,文潜自以'欠'字为得意。然梦得《皇甫》云:'从兹洛阳社,咏欠书生。'??张何得意之有?"《苕溪渔隐丛话集》卷五十一《张文潜》云:"潘子真《诗话》云:文潜《次张远韵》,有'??东边下终无雨,阙下题诗有碑。??'或问:'无雨有碑,何等语也?'予答以'东边出西边雨,是无情却有情',刘梦得《竹枝歌》也。??"这两条记载,都说明张耒(字文潜)喜、仿效刘禹锡的诗。

《苕溪渔隐丛话集》卷三十二《张右史》云:"《复斋漫录》云:'东坡《泗州僧伽塔诗》:'耕田雨刈晴,去得顺风来者怨。若使人人祷辄遂,造物应须。'张文潜用其意别为一诗云:'南风靠靠麦花落,豆田漠漠初垂角。山边夜半一犁雨,田高歌待收获。雨多潇潇蚕簇寒,蚕低眉忧茧单。人生多复多怨,天公供尔良独难。'"从这条记载看出,苏轼将刘禹锡《何卜赋》中的名句概括入诗。张来受苏轼启发,又用其意另做了一首。

秦观、张耒是苏轼最赏识的、也是最密的两位辈。据《曲洧旧闻》卷五云:"东坡尝语子过曰:'秦少游、张文潜才识学问,为当世第一,??二人皆与予游,同升而并黜??。'"从苏轼对秦观、张来评价之高、情谊之厚,可以推测秦观、张耒喜刘禹锡诗是与苏轼的影响分不开的。

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坚出于苏轼门下,而与苏轼齐名,世称"苏黄"。

《王直方诗话》云:"邢敦夫云:'扫地烧闭阁眠,簟纹如帐如烟。客来梦觉知何处?挂起西窗接天。'此东坡诗也,尝题于余扇。山谷初读以为是刘梦得所作也。"从黄坚错把苏拭诗当作刘禹锡诗,不仅可以看出苏拭学刘禹锡达到了真的程度,还反映出"苏门六君子"以及与苏轼有来往的人大多喜刘禹锡诗,这不言而喻是因为受到了苏轼的影响。

南宋大诗人陆游也受过刘禹锡诗歌的影响。《瀛奎律髓汇评》卷十《椿座类》刘梦得《和牛相公椿座闲望》引查慎行评语:"陆放翁七律全学刘宾客,味乃得之。"这就是说,如果檄檄嚏会陆游七律的诗法,与刘禹锡有相似之处。

南宋文学家刘克庄(号村居士)诗词颇有慨时事之作,即渴望恢复北方土地,反对南宋政权的妥协苟安。他曾因学习刘禹锡的讽诗而遭到打击。明俞弁《逸老堂诗话》卷上云:刘梦得咏玄都桃花而被谪。李繁咏东门柳,杨国忠谓其讥己而得祸。刘村《咏落梅》诗,有"东君谬掌花权柄,却忌狐高不主张。"谗者笺其诗以示柄臣,由是闲废十载。村有《病访梅》十绝句,其一云:"梦得因桃却左迁,源为柳件当权。幸然不识桃并李,也被梅花累十年。"刘克庄还写有《军中乐》、《苦寒行》、《戊辰即事》等讽兴之乍,受刘禹锡讽诗的影响相当大。

四、《竹枝词》的贡献及刘禹锡在宋以的影响

刘禹锡的民歌诗在唐代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,民间神鼓舞所唱的歌曲,"率多禹锡之辞"①。晚唐著名诗人温反筠在《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》其二中说:"京贵公子,襄阳诸女儿,折花兼踏月,多唱柳郎词。"京即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。"柳郎"即梁代吴兴大守柳挥,以诗名,其《江南曲》清新秀丽,流传很广,这是借指刘禹锡。京和襄阳,都不是刘禹锡宦游和居住之处,但那里的青年男女,不分贵贱,都唱刘禹锡的诗歌,说明他的作品,其是民歌诗作在当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。

唐代有几位诗人写过《竹枝词》,而以刘禹锡声誉最高,影响最大。人们公认刘禹锡是《竹枝词》之祖,他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文人诗与民歌相结的新路。清王士祯《带经堂诗话》卷二十九指出,"《竹枝》咏风土,琐诙谐皆可入,大抵以风趣为主,与绝句迥别。"这就是说,《竹枝词》的题材比绝句广阔,特别是泛咏风土这一点,使它获得了浓厚的地方彩。从艺术技巧看,《竹枝词》不仅大量使用比兴与谐声双关、重叠回环等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,而且还把民歌特有的那种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宛转的音节入诗中,从而使它达到了所谓"风俗而不俚,追古昔而不愧","词意高妙"、"奔轶绝尘"①的境界。刘禹锡的《竹枝词》不仅在民间受到欢,而且世文人也十分喜

刘禹锡的《竹枝词》在宋代受到过苏拭、黄坚等的高度评价,黄坚还手书刘禹锡的《竹枝词》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宋至清《竹枝词》的发展、演,苏拭所作《竹枝歌》九首,是竹枝伺咏史之始。杨万里所作《过沙竹枝歌》六首、《过显济庙石矾竹枝词》二首、《峡山寺竹枝词》五首,是竹枝词加题头之始。

元汪士熙作《竹枝词》六首,袁桷、虞集,马祖常、胡奎、许有壬等有和作。元末杨维桢作《西湖竹枝歌》九首,"一时和者数百家。"杨维桢选录一百二十余家的和作一百八十余首,加以评点,编为《西湖竹枝集》。这是一次大规模的《竹枝词》创作活,作者队伍扩大到"人女子"。《西湖竹枝集》风行海内,有"徐兴公选本"、"钱牧斋选本",还有"徐君续本"。①明邝璠著《民图纂》,书有"务农之图"十五幅,"女之图"十六幅,每幅题竹枝词一首,共三十一首,"用劝于民",使泛咏风土的竹枝词成为对农民行耕织技术育的农桑课本。在竹枝词中别一格。

侗写《外国竹枝词》一百首,是竹枝词咏外国之始。附"土谣"十首,是竹枝词咏少数民族之始。侗只据典籍,并未历其地,其中不免有失实之处。自他开了风气,其作者多,且皆闻,在竹枝词中形成一个系列。

明、清两代的竹枝词,可分为两大类。一类为泛咏一州一县的历史、地理、风俗、人物以至方言、俚语,像万花筒。其中规模浩大者,如:清《海陵竹枝词》八百首,尚非出于一人之手。秦荣光一人作《上海县竹枝词》七① 《旧唐书》卷一六○《刘禹锡传》。

① 《豫章黄先生文集》卷二十六《跋刘梦得<竹枝歌>》。

① 据吴景旭:《历代诗话》卷七十《元诗·西湖竹枝》。

(31 / 54)
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

刘禹锡评传(出书版)

作者:卞孝萱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